传递中国价值
 

朱锡生:教育引导儿童和家庭提升网络素养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 1 )

发布时间:2019-10-21 18:49: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戚易斌  |  责任编辑:焦元
分享到:

2019年10月20日,乌镇。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网上未成年人保护与生态治理”论坛举行。图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朱锡生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中国网10月21日讯(记者 戚易斌)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如何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保障他们健康上网,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网上未成年人保护与生态治理论坛”举行期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朱锡生向本网记者介绍了基金会在开展儿童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经验及成果。朱锡生表示,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应共同发力,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网络价值观,努力提升儿童及家庭的网络素养能力。

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互联网日益成为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工具、沟通桥梁和娱乐平台。另一方面,互联网充斥着大量有害信息,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据朱锡生介绍,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发现,儿童使用网络的风险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色情、诈骗、暴力等不良信息频繁出现在儿童网络使用环境。调查结果显示,30%左右的儿童在网上遭遇过色情信息和诈骗信息骚扰。这些骚扰信息的处理方式而言,大部分儿童选择不理会或者网络投诉。

二是儿童难以在学习、娱乐活动之间达到平衡。他们已经习惯了使用网络进行娱乐、社交和学习共存的情境。尽管超过八成的儿童有较好的互联网使用能力,但还有部分儿童具有网络依赖的倾向,过度使用网络,学习成绩下降;在三四线城市中,儿童有着更高的依赖风险和概率。

三是部分儿童的网络隐私保护意识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相关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和普及,多数儿童的网络隐私保护意识较强,但仍有近两成的儿童认为在上网的时候没有必要保护个人隐私。

四是支付多样化和触网低龄化与父母监督存在矛盾。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2%的儿童“几乎总是”使用网络支付,有超过70%的儿童经常网络购物。但近年来,儿童花巨款打赏网络主播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表明父母对子女的网络使用习惯和方式的引导令人担忧。

五是无监护人共同居住的儿童面临较高网络风险。无监护人共同居住的儿童接触网络色情信息的比例、遭遇网络诈骗的比例均超过40%,而且遇到网络诈骗时,绝大多数并不会报警。这些儿童的家长完全知道其网络活动的不足10%,单独与母亲居住的儿童遭受网络欺凌和诈骗的比例也很高。

六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网络能力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首先体现在城市经济水平、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不同,其次体现为父母自身网络素养的差异,更高的素质意味着对于子女的保护、教育更加全面到位,还体现为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家庭陪伴的缺失,子女教育的疏于管理。因此,三四线城市的儿童有着更高的网络依赖比例,色情信息、诈骗信息、网络暴力信息等也在三四线城市的儿童中有更大的发生比例。 

七是学校和家庭对网络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联动。一方面,学校的网络素养教育不足。学龄儿童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但目前各中小学的网络素养教育不足,无论是课堂和课外都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父母对儿童的网络使用行为监管有余,指导不足。

另外,调查发现,与男童相比,女童上网时间更长,更容易受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影响,更容易成为网络违法犯罪的侵害对象。因此,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把网络安全教育作为未成年人安全领域的重要项目实施内容,并以女童作为工作重点,推出“春蕾计划”女童保护项目,通过一系列面向女童、家长、教师的宣传培训和服务,增强女童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女童伤害案件发生。

朱锡生表示,除了开展儿童网络安全教育,基金会还从儿童和家庭工作的角度,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力图摸清儿童特别是女童网络使用情况的现状,并面向儿童及家长发布具体的指导建议。

去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腾讯公司发布了《新时代女童及家庭网络素养调研报告》。报告在历时半年,通过对覆盖31个省区市的6300份有效问卷的调研统计及对部分家长和女童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家庭和女童网络素养的现状与特点,同时提出了加强女童及家庭网络素养的意见,建议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网络价值观,努力提升网络应用、辨识、防范、解决问题和参与互联网建设等五大网络素养能力,积极发挥家庭对儿童的引导作用,并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分类分级制度,培养具有自律品格、理性意识、社会责任感的网络空间“创造者和建构者”。

基于前期调研结果,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腾讯公司共同开发了线上、线下版《护蕾行动——小网民安全成长指南(家庭版)》。据朱锡生介绍,该指南提供了提升儿童和家庭网络素养的具体建议,强调儿童应主动提升上网安全意识,做到上网有礼仪;个人信息上传有限度,身体隐私不上网;上网不超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提倡家长以身作则,在屏幕前做孩子好榜样;学会聆听,主动沟通,给与彼此私人空间;加强底线教育,预防孩子被欺凌,避免孩子成为网络危害的传播者和加害者,明确告诉不与陌生网友进行视频聊天或线下见面等。指南还从性别视角出发,对女童谨慎发布包括照片在内的重要个人信息,以及女童家长如何妥善应对孩子网恋等问题作出专门提示。

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启动了“春蕾计划——梦想未来”行动,已将女童及家庭网络素养教育作为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朱锡生说,未来,基金会将走进更多学校和社区,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儿童网络素养宣教活动,引导更多儿童正确认识网络、科学对待网络、合理使用网络,成为数字时代的好公民;引导更多家长在帮助儿童提升网络素养的同时,构建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成为数字时代的好父母。

中国网官方微信